烧伤水泡是否挑破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小水泡通常无须处理,大水泡或感染风险高时需由医生操作。
直径小于1厘米的水泡具有天然保护作用,完整表皮能防止细菌侵入,可局部涂抹磺胺嘧啶银乳膏或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直径超过2厘米的水泡可能影响活动,需由医护人员用无菌针具抽吸液体并保留表皮,同时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修复。
出现红肿热痛或脓性分泌物时提示感染,需彻底清创并配合使用盐酸环丙沙星乳膏,必要时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控制感染。
面部、关节等部位水泡处理需格外谨慎,不当挑破可能导致瘢痕挛缩,建议烧伤科医生评估后使用藻酸盐敷料进行专业包扎。
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受压,可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愈合,出现发热或渗液增多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