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不足可能由哺乳姿势不当、营养摄入不足、乳腺管堵塞、产后抑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增加营养摄入、乳腺疏通、心理疏导等方式改善。
错误的衔乳姿势会导致婴儿吸吮效率低下,建议采用摇篮式或侧卧式哺乳,确保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而非仅含乳头。
哺乳期每日需额外补充500大卡热量和优质蛋白,可适量增加鲫鱼汤、燕麦、核桃等食物,避免节食或单一饮食。
可能与乳汁淤积、文胸过紧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乳房硬块、局部发热等症状。可通过热敷按摩促进排乳,必要时使用蒲公英颗粒、乳癖消片等中成药。
可能与激素波动、社会支持不足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情绪低落、失眠等症状。需进行心理评估,轻中度可尝试柴胡疏肝散配合心理咨询,重度需遵医嘱使用舍曲林等药物。
哺乳期间保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保证7小时睡眠,定期排空乳房,若持续乳汁分泌不足需排查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病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