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累及皮肤、周围神经和黏膜,临床表现为皮肤斑块、感觉丧失和神经粗大,早期可治愈但晚期可能导致残疾。
麻风分枝杆菌感染是直接病因,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长期密切接触传播,免疫缺陷者易感。
早期出现边界不清的浅色斑疹,中期发展为结节或斑块伴感觉减退,晚期可见狮面、手足畸形等特征性改变。
结合皮肤涂片查菌、组织病理检查和神经功能评估可确诊,需与白癜风、结节病等皮肤病鉴别。
采用氨苯砜、利福平和氯法齐明联合化疗,严重病例需配合糖皮质激素控制免疫反应,疗程通常6-24个月。
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继发感染,接触者需定期筛查,早期规范治疗可完全康复不留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