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可通过低盐优质蛋白饮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等方式治疗。膜性肾病通常由自身免疫异常、感染、药物毒性、肿瘤等因素引起。
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3克以内,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生物价高的蛋白来源。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可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蛋白尿。该类药物可能与干咳、高血钾等不良反应有关。
环孢素、他克莫司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调节免疫反应,使用时需监测血药浓度,警惕感染、肾功能损害等风险。
血浆置换适用于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阳性的难治性病例,通过清除循环抗体改善病情,通常需要重复进行多次治疗。
建议定期监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指标,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保持适度运动以增强机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