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动通常从孕18-20周开始出现,随着孕周增加逐渐形成规律性活动,主要表现为晨间安静、餐后活跃、夜间频繁等特征。
孕18-24周胎动不规律,每日次数波动较大,多表现为轻微颤动或气泡感,与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有关。
孕28-32周胎动趋于规律,每小时约3-5次,胎儿已形成睡眠觉醒周期,母亲能感知明显踢腿、翻身等大动作。
孕36周后胎动频率略减但力度增强,因宫内空间受限,胎儿多表现为肢体局部活动,正常情况每2小时应感知10次以上胎动。
胎动突然减少50%以上、连续12小时未感知活动或出现剧烈躁动后停止,需立即就医排除胎儿窘迫、脐带绕颈等异常情况。
建议孕妇每日固定时间侧卧计数胎动,避免长时间平卧,发现异常及时进行胎心监护检查,孕期保持适度活动有助于改善胎盘供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