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延迟可通过按压三阴交、血海、关元、太冲等穴位辅助调理。穴位刺激需配合生活习惯调整,严重者建议就医排查病理因素。
位于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属足太阴脾经。按压可调节肝脾肾三经气血,改善气血不足型月经延迟,配合热敷效果更佳。
屈膝时髌骨内上缘上2寸处,为脾经要穴。持续点按能活血化瘀,适用于气滞血瘀导致的经期推迟,建议经前一周开始每日按压。
脐下3寸腹中线上的任脉穴位。温和艾灸或指压可温补下焦,对宫寒引起的月经延迟有效,操作时需避开经期。
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属肝经原穴。揉压能疏肝解郁,缓解情绪压力导致的经期紊乱,按压时有明显酸胀感为宜。
穴位调理需长期坚持,同时注意腹部保暖,避免生冷饮食。若延迟超过两周或伴剧烈腹痛,应及时检查激素水平及盆腔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