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可能传播的疾病主要有尿路感染、乙型肝炎、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传播概率与病原体存活时间、接触方式等因素相关。
大肠杆菌等致病菌通过尿液接触破损皮肤或黏膜可能引发感染,需保持会阴清洁,必要时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等抗生素治疗。
乙肝病毒感染者尿液可能含微量病毒,接触开放性伤口存在理论传播风险,但概率极低,建议接种乙肝疫苗进行预防,高危暴露后需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接触疫区被血吸虫尾蚴污染的尿液可能感染,表现为发热肝脾肿大,使用吡喹酮治疗,疫区活动应避免接触疫水并穿戴防护装备。
接触带菌动物尿液污染的水源或土壤可能感染,症状包括高热肌肉痛,青霉素为首选药物,疫区劳作需穿戴胶靴等防护用具。
日常应避免直接接触他人尿液,接触污染物后及时用肥皂水冲洗,医务人员处理患者尿液时需严格执行标准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