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吸烟也会引起脂肪肝

肝胆疾病编辑 科普小医森
62次浏览

关键词: #脂肪肝 #脂肪

长期吸烟确实可能引起脂肪肝。吸烟与脂肪肝的关联主要与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干扰肝脏代谢、促进氧化应激、加重胰岛素抵抗、诱发慢性炎症反应以及加速肝纤维化进程等因素有关。

1、干扰肝脏代谢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等成分会直接抑制肝脏细胞功能,影响脂质代谢酶的活性,导致甘油三酯在肝细胞内异常堆积。长期吸烟者可能出现肝脏对游离脂肪酸的摄取和分解能力下降,进而形成脂肪肝。这类患者需通过戒烟、控制饱和脂肪酸摄入等方式改善。

2、促进氧化应激

吸烟会显著增加体内自由基水平,消耗肝脏中的抗氧化物质如谷胱甘肽,造成肝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这种氧化应激状态会破坏肝细胞线粒体功能,加重脂肪变性。建议补充维生素E、硒等抗氧化营养素,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片、水飞蓟宾胶囊等护肝药物。

3、加重胰岛素抵抗

尼古丁可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导致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会促使肝脏合成更多游离脂肪酸,同时抑制脂肪酸氧化,形成恶性循环。改善措施包括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规律运动,合并代谢综合征者需监测血糖。

4、诱发慢性炎症

烟草烟雾中的焦油等物质可激活肝脏库普弗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等促炎因子,引发低度持续性炎症。这种炎症微环境会加速脂肪肝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展。临床常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双环醇片等抗炎保肝药物干预。

5、加速肝纤维化

长期吸烟者肝脏星状细胞活化程度更高,胶原沉积速度更快,可能跳过单纯性脂肪肝阶段直接发展为肝纤维化。血清学检查可见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等肝纤维化标志物升高。除严格戒烟外,可考虑使用安络化纤丸、扶正化瘀胶囊等抗纤维化药物。

吸烟相关脂肪肝患者需建立综合管理方案:立即彻底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每日保证3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饮食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限制精制碳水化合物,定期检测肝功能及肝脏超声。合并超重者建议将体重控制在BMI24以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必须同步戒酒。若出现右上腹隐痛、乏力或转氨酶持续升高,应及时到消化内科或肝病科就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