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发烧可能由感染性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反应、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常见表现为体温超过37.5摄氏度,可通过物理降温或药物干预缓解。
细菌或病毒感染是最常见诱因,如流感病毒、链球菌等,可能伴随咳嗽或腹泻。家长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阿莫西林颗粒等药物控制症状。
穿衣过多或高温环境可能导致体温调节失衡,表现为面颊潮红但精神状态正常。建议家长及时减少衣物,保持室温在26摄氏度以下,无须用药。
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低热反应,通常持续1-2天。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必要时使用退热贴辅助降温,避免联合使用退烧药物。
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可能导致持续性低热,常伴有多汗或体重下降。需通过甲状腺激素检测确诊,医生可能建议甲巯咪唑片等药物治疗原发病。
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3天未退需及时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