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阳虚与心气虚均属中医心系虚证,但核心病机与表现不同。心阳虚以阳气不足、温煦失职为主,心气虚以气机推动乏力为特征。
心阳虚是心气虚的进一步发展,除心悸气短外,突出表现为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等虚寒症状;心气虚则以胸闷乏力、自汗为主,无明显寒象。
心阳虚者常见冷汗淋漓、唇甲青紫、水肿等阴寒内盛体征;心气虚者多见活动后症状加重、舌淡胖有齿痕等气虚不固表现。
心阳虚脉多沉迟微弱或结代;心气虚脉象以细弱无力为主,可兼见脉律不齐。
心阳虚需温补心阳,常用桂枝甘草汤加减;心气虚宜补益心气,多选保元汤化裁。两者均需避免过度劳累。
日常可适当食用龙眼肉、红参等温补之品,但需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配合药物调理,避免擅自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