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青光眼主要表现为视野缺损、眼压升高、视物模糊、头痛眼胀等症状,按病程发展可分为早期视野旁中心暗点、进展期管状视野、终末期视力丧失三个阶段。
早期特征性改变为旁中心暗点,患者常主诉视野周边出现固定阴影,可能与视神经纤维层损伤有关。可遵医嘱使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布林佐胺滴眼液、噻吗洛尔滴眼液控制眼压。
昼夜波动大于8mmHg或持续超过21mmHg时需警惕,伴随眼球发硬感。房水循环障碍是主要诱因,建议使用毛果芸香碱滴眼液、乙酰唑胺片、甘露醇注射液进行降压治疗。
晨起或暗处症状加重,与角膜水肿相关。需排查是否存在前房角狭窄,可联合使用溴莫尼定滴眼液、曲伏前列素滴眼液、倍他洛尔滴眼液改善症状。
常见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先兆期,伴随虹视现象。建议立即测量眼压,必要时静脉输注高渗葡萄糖或进行激光虹膜周切术。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眼底检查,避免在暗环境长时间用眼,控制咖啡因摄入量,保持规律有氧运动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