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积液可通过咽鼓管自行开放、药物促进吸收、鼓膜穿刺抽液、鼓膜置管引流等方式排出。积液通常由感冒继发感染、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细菌性中耳炎等原因引起。
通过咀嚼、打哈欠等动作促进咽鼓管开放,帮助积液自然排出。该方法适用于轻度积液,无须特殊治疗。
遵医嘱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欧龙马滴剂、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黏液促排剂,可稀释积液并加速吸收。
对于持续存在的积液,医生可能采用鼓膜穿刺术抽出液体。该操作需严格消毒,穿刺后保持耳道干燥。
反复发作的顽固性积液需行鼓膜置管术,放置通气管维持中耳压力平衡,通常置管6-12个月后自行脱落。
避免用力擤鼻或耳道进水,急性期可热敷耳周缓解不适。若出现听力下降或耳痛加剧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