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耳朵有积液可通过头位引流、咽鼓管吹张、鼓膜穿刺、鼓膜置管等方式促进排出,积液通常由感冒、鼻窦炎、过敏反应、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侧卧使患耳朝下,利用重力帮助积液流出,适合分泌物较稀薄时使用,操作时需保持头部倾斜约45度维持数分钟。
通过捏鼻鼓气或专业器械扩张咽鼓管,促进中耳腔与鼻咽部压力平衡,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用力过猛导致鼓膜损伤。
医生用细针穿刺鼓膜抽吸积液,适用于顽固性积液,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通常伴随耳痛、听力下降,术后需保持耳道干燥。
对反复发作的慢性积液,手术植入通气管维持中耳通气,可能与腺样体肥大有关,表现为持续耳鸣、耳闷胀感,需定期复查换管。
治疗期间避免用力擤鼻及游泳,可配合热敷缓解不适,若出现发热或剧烈疼痛应及时耳鼻喉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