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奶拉肚子可能与肠道菌群紊乱、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感染性肠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转奶方式、补充益生菌、更换奶粉、就医治疗等方式改善。
突然更换奶粉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衡,表现为腹泻腹胀。建议延长转奶过渡期,采用渐进式混合喂养,配合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调节菌群。
部分婴幼儿肠道乳糖酶不足,转奶后出现水样便、肠鸣。可尝试低乳糖配方奶粉,必要时口服乳糖酶制剂如乳糖酶颗粒,同时注意预防脱水。
免疫系统对牛奶蛋白异常反应可导致血便、皮疹。需立即停用普通配方奶,改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配方粉,严重时需使用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
转奶期间免疫力下降可能合并轮状病毒感染,出现发热、蛋花汤样便。需化验大便常规,确诊后使用蒙脱石散止泻,并口服补液盐预防电解质紊乱。
转奶期间注意观察大便性状,暂缓添加新辅食,保持喂养器具清洁。若腹泻超过3天或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儿科消化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