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病情描述: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郝盼盼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通过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血运重建、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病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心肌氧供需失衡等原因引起。

    1、抗血小板治疗

    使用阿司匹林联合P2Y12受体抑制剂如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抑制血小板聚集。发病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有关,常表现为持续性胸痛。

    2、抗凝治疗

    低分子肝素或磺达肝癸钠可预防血栓扩展。血管内皮损伤可能诱发非闭塞性血栓形成,多伴有心电图ST-T动态改变。

    3、血运重建

    高危患者需在24小时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病变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搭桥手术。心肌缺血程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相关,可出现肌钙蛋白升高。

    4、药物治疗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硝酸酯类药物及他汀类如阿托伐他汀可改善预后。血管痉挛可能导致非阻塞性心肌梗死,部分患者伴有心律失常。

    治疗期间需严格卧床休息,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情绪激动,遵医嘱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肌酶谱。

相关文章
病毒性心肌炎的危害有哪些
患有病毒性心肌炎时,需多休息,甚至需卧床休息,会影响正常生活;病情严重时还会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扩张型心肌病等并发症,有致命风险。
血管弥漫性斑块是什么意思
血管弥漫性斑块是指全身多处血管都有斑块沉积,提示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 斑块是血管病变的一种表现,多处血管内都有斑块就是血管弥漫性斑块,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较大。血管弥漫性斑块是动脉血管炎性反应、脂质浸润、血小板沉积等原因,导致血管壁内膜增厚、变硬、弹性减弱,进而在血管管腔内出现的粥样斑块。常会造成血管管腔狭窄,严重时会影响血液循环,使身体多个脏器、组织缺血、缺氧。 血管内有弥漫性斑块可服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等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降脂的药物,丹参等活血化瘀的中成药治疗,控制病情的进展。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做到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对病情的缓解有一定的帮助。
动脉粥样硬化有哪些症状
主动脉粥样硬化一般没有特异性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可能出现心绞痛和心律失常的症状,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主要是头痛、头晕、昏厥等,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是消化不良、便秘、腹痛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是下肢发凉、麻木和间歇性跛行。
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人群有哪些
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人群主要包括: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肥胖者、运动量较少者。
青少年体位性低血压怎么办
青少年体位性低血压,要合理的改变饮食习惯,充足营养,症状比较明显的,在长时间的躺着后,起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慢慢的起床,一些食欲不佳的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刺激性的调味品,该病和高血压正好相反,需要选择高钠的食物,还有高胆固醇的食物,少吃赤小豆,葫芦等一些降压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