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积液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日常护理等方式治疗。中耳炎积液通常由感冒、过敏、咽鼓管功能障碍、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积液可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洛、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过敏因素可配合氯雷他定或孟鲁司特钠,积液较多时可短期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减轻水肿。
咽鼓管吹张术有助于促进积液排出,可采用捏鼻鼓气法或专业器械辅助,微波理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
反复发作或持续3个月以上的积液需考虑鼓膜穿刺抽液或置管术,伴有腺样体肥大者可能需同步切除腺样体。
避免用力擤鼻或乘坐飞机,感冒时及时处理鼻塞症状,哺乳期婴儿保持正确喂奶姿势,减少奶液反流风险。
治疗期间避免耳道进水,观察听力变化情况,急性期可热敷耳周缓解疼痛,饮食宜清淡并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