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带化脓可能由细菌感染、护理不当、脐带脱落延迟或免疫缺陷引起,可通过局部消毒、抗生素治疗、外科清创或住院观察等方式处理。
脐带残端被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侵入导致化脓,表现为分泌物黄绿黏稠伴异味。需用碘伏每日消毒2-3次,严重时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或头孢克洛干混悬剂。
尿布摩擦、包裹过紧或未保持干燥会刺激脐部。家长需暴露脐部保持透气,用75%酒精环形消毒,避免使用紫药水等遮盖性药物。
超过3周未脱落易继发感染。可能与脐带粗大或结扎方式有关,表现为脐周红肿。需由医生评估是否需无菌剪除,配合使用夫西地酸乳膏控制感染。
早产儿或先天性免疫疾病患儿更易出现严重化脓。伴随发热、拒奶时需住院静脉注射头孢曲松,必要时进行脓液培养。
家长每日观察脐部情况,消毒时从脐根向外螺旋擦拭,出现发热或皮肤发硬立即就医。哺乳期母亲需避免辛辣饮食以降低乳汁致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