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可能由接触性皮炎、荨麻疹、湿疹、特应性皮炎等引起,可通过冷敷缓解、保湿修复、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治疗等方式改善。
生理性瘙痒可用冷毛巾敷患处,低温能收缩毛细血管,减轻红肿热痛。避免抓挠导致皮肤破损,每日重复进行2-3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
皮肤屏障受损时需使用含神经酰胺的润肤霜,每日涂抹3-5次。干燥环境可配合加湿器,维持湿度在50%-60%有助于减少水分流失。
组胺释放导致的荨麻疹可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二代抗组胺药。伴随风团样皮疹时,联合使用炉甘石洗剂外涂能缓解灼热感。
慢性湿疹急性发作需短期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通常与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交替使用。重度渗出性皮损可能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穿着纯棉衣物减少摩擦,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长期反复发作需检测过敏原,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常见致敏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