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持续37.5℃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病因治疗、生活调整等方式处理,通常与感染、炎症反应、内分泌失调或环境因素有关。
使用温水擦浴或退热贴降低体表温度,避免酒精擦拭刺激皮肤,适合体温未超过38.5℃且无寒战症状时。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洛索洛芬钠可遵医嘱使用,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疾病有关,常伴咽痛或尿频症状。
结核病需规范抗结核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需服用甲巯咪唑,两者分别伴随盗汗消瘦或心悸手抖等典型症状。
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选择透气棉质衣物,室温维持在24-26℃有助于体温调节。
建议监测体温变化曲线,若持续3天以上低热或出现意识模糊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长期服用退热药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