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天的宝宝耳朵里流出黄黄的东西并结痂,可能由胎脂残留、外耳道湿疹、外耳道炎、中耳炎等原因引起。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状况,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新生儿耳道内残留的胎脂与灰尘混合,可能形成黄色结痂。家长需用湿润棉签轻轻清洁外耳廓,避免深入耳道,通常无须特殊治疗。
宝宝皮肤敏感或接触过敏原可能引发湿疹,表现为耳道流出黄色液体伴瘙痒结痂。家长需保持耳部干燥,避免抓挠,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氧化锌软膏、硼酸溶液等药物控制炎症。
洗澡进水或掏耳损伤导致细菌感染,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症状包括耳道流黄液、红肿疼痛。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克林霉素凝胶、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配合局部清洁。
呛奶或感冒引发咽鼓管感染,多由肺炎链球菌引起,伴随发热、哭闹拒食。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苯酚甘油滴耳液、布洛芬混悬滴剂等药物,严重时需鼓膜穿刺。
日常注意喂养姿势避免呛奶,保持耳部清洁干燥,发现流液增多或宝宝精神萎靡应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