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异物可通过镊子取出、冲洗法、负压吸引、耳科手术等方式处理。异物类型主要有昆虫、小玩具、耵聍栓、植物种子等。
适用于位置浅表且质地坚硬的异物,如塑料珠。医生使用耳镜照明配合专用耳科镊操作,过程中需保持头部固定防止损伤耳道。
针对可溶于水的耵聍栓或细小颗粒,使用37℃生理盐水沿耳道后上壁缓慢冲洗。鼓膜穿孔者禁用此法,冲洗后需检查外耳道是否残留。
处理质地松软的异物如纸团时,采用耳科吸引器低负压抽吸。操作前需确认异物未紧贴鼓膜,避免吸引导致黏膜损伤出血。
当异物嵌入中耳或引发严重感染时,需行耳内镜下显微手术。全麻下清除异物的同时处理并发症如鼓室积血、外耳道脓肿等。
发现耳道异物后避免自行掏挖,儿童患者家长需立即制止其揉耳行为。及时就诊耳鼻喉科可降低鼓膜穿孔风险,术后保持耳道干燥两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