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出水泡可通过局部消毒、药物涂抹、保护创面、就医处理等方式治疗。水泡通常由摩擦刺激、烫伤、感染、过敏等原因引起。
使用碘伏或生理盐水清洁水泡周围皮肤,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适用于未破损的小水泡,可预防继发感染。
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抗生素药膏。水泡破损后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关,常伴有红肿热痛症状。
用无菌纱布覆盖水泡部位,避免衣物摩擦。较大水泡需在医生指导下穿刺引流,保持创面干燥清洁。
水泡面积超过手掌大小或伴随发热时,可能与重度烧伤、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有关,需及时就诊进行专业清创和系统治疗。
治疗期间避免抓挠水泡,保持患处透气,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促进皮肤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