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胃炎出血多数情况不严重,但需警惕大量出血或反复出血。出血程度主要与黏膜损伤深度、基础疾病、凝血功能、是否合并感染等因素有关。
浅表糜烂出血量少,可通过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H2受体拮抗剂法莫替丁或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治疗,伴随上腹隐痛、反酸等症状。
合并肝硬化或尿毒症时出血风险增高,需原发病治疗联合止血药物如凝血酶原复合物、维生素K1,可能伴呕血、黑便等表现。
血小板减少或华法林使用期间易加重出血,须调整抗凝方案并补充血小板,常见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伴随症状。
感染未控制可导致糜烂持续进展,需根除治疗(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铋剂),多伴口臭、餐后腹胀。
急性出血期应禁食并卧床休息,恢复期选择温软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定期复查胃镜评估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