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骨髓炎是由细菌感染或外伤等因素引起的股骨骨髓及周围组织炎症,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及发热等全身症状。
细菌可通过血行播散、邻近感染灶扩散或开放性伤口直接侵入,糖尿病患者及免疫力低下者更易发生。需静脉注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万古霉素联合克林霉素治疗。
股骨骨折或手术操作可能导致病原体直接侵入骨髓腔,表现为伤口持续渗液伴剧烈疼痛。除清创手术外,需使用左氧氟沙星等穿透骨组织能力强的抗生素。
急性骨髓炎未彻底治愈可转为慢性,形成死骨和窦道,X线显示骨质破坏与增生并存。治疗需手术清除坏死骨组织,术后持续抗生素治疗6周以上。
婴幼儿多发生急性血源性骨髓炎,起病急骤伴高热;镰状细胞贫血患者易发生沙门菌性骨髓炎,需针对性选择敏感抗生素。
急性期应严格卧床制动,恢复期逐步进行关节功能锻炼,日常需加强营养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骨质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