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耳朵可通过保持耳部清洁、使用医用滴耳液、处理继发感染、手术干预等方式治疗。油耳朵通常由遗传因素、耵聍分泌过多、外耳道炎症、外耳道狭窄等原因引起。
家长需每日用湿润棉球擦拭婴儿耳廓及外耳道口,避免棉签深入耳道。生理性油耳无须特殊处理,注意洗澡时防止污水入耳。
耵聍栓塞时可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耵聍,合并感染时可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真菌感染需配合克霉唑溶液。
外耳道炎可能与细菌感染、过敏反应有关,表现为红肿渗液。除抗生素滴耳液外,严重者需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先天性外耳道狭窄或顽固性栓塞需耳鼻喉科处理,全麻下进行耵聍吸引术或外耳道成形术,术后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哺乳期母亲应减少高脂饮食,婴儿避免频繁掏耳。出现耳痛、流脓或听力下降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