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后头晕可能由鼻塞缺氧、发热代谢紊乱、病毒侵袭内耳前庭、继发中耳炎或鼻窦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对症用药、物理降温、体位调节等方式缓解。
感冒时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导致通气不足,脑部供氧减少引发头晕。建议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短期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喷剂等减充血剂改善症状。
体温升高加速水分流失和能量消耗,可能引起电解质失衡。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补充含电解质的口服补液盐,保持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
感冒病毒可能侵犯内耳前庭神经,导致眩晕伴恶心呕吐。甲磺酸倍他司汀可改善微循环,地芬尼多能抑制前庭神经异常放电,严重时需用泼尼松抗炎。
细菌性鼻窦炎或中耳炎会产生脓性分泌物压迫神经,表现为持续头晕头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可对抗常见病原菌,布洛芬能缓解继发炎症反应。
感冒期间应保持环境通风,避免突然起身加重头晕,若出现视物旋转或持续高热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恢复期可适当食用生姜、薄荷等食物缓解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