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导致支气管封闭可能由干酪样坏死物阻塞、支气管内膜结核、淋巴结压迫、瘢痕收缩等原因引起,需通过抗结核治疗、支气管镜介入、手术切除等方式干预。
肺结核病灶发生干酪样坏死后,坏死物质脱落可阻塞支气管腔,表现为咳嗽加重伴气促。治疗需强化抗结核方案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联合用药,必要时行支气管镜清除。
结核分枝杆菌直接侵袭支气管黏膜,导致管壁水肿增厚狭窄,常见咯血症状。需延长抗结核疗程至9-12个月,联合乙胺丁醇,严重者需球囊扩张治疗。
肺门淋巴结结核肿大可外压支气管,出现喘鸣音。除标准四联抗结核治疗外,可短期使用泼尼松减轻压迫,若合并支气管胸膜瘘需手术修补。
结核愈合后纤维组织增生收缩,导致支气管扭曲闭塞,多伴肺不张。药物难以逆转,需行支气管成形术或肺叶切除术,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6个月。
患者应保持充足营养摄入,适当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定期复查胸部CT评估支气管通畅度,出现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