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尿路病可通过超声检查、尿路造影、CT尿路成像、膀胱镜检查等方式诊断,通常由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先天性畸形等原因引起。
超声可显示肾脏积水程度及梗阻部位,无创且操作简便,适用于初步筛查,但对输尿管中段病变敏感性较低。
静脉尿路造影能动态观察尿路形态和排泄功能,可明确梗阻部位,但肾功能不全者禁用造影剂。
CT三维重建能清晰显示结石、肿瘤等病变位置,对复杂解剖结构评估优于超声,但辐射量较高。
可直接观察尿道和膀胱内病变并取活检,适用于下尿路梗阻诊断,属于有创操作需严格消毒。
确诊后需根据病因选择药物排石、手术解除梗阻等治疗,日常应保持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避免憋尿及高草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