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耳眩晕症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愈。内耳眩晕症通常由前庭神经元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迷路炎等原因引起。
前庭神经元炎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突发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配合前庭康复训练。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耳石脱落有关,典型表现为头位变化时短暂眩晕。可通过耳石复位手法治疗,药物可选用异丙嗪、倍他司汀等前庭抑制剂。
梅尼埃病可能与内淋巴积水有关,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眩晕伴耳鸣耳闷。急性期可使用呋塞米等利尿剂,长期可考虑鼓室注射庆大霉素。
迷路炎常继发于中耳炎,表现为持续眩晕伴听力下降。需积极抗感染治疗,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严重者需手术引流。
发作期建议卧床休息,避免头部剧烈活动,限制钠盐摄入,症状持续不缓解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