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肺炎是一种由吸入有机粉尘或化学物质引发的免疫介导性肺部炎症,常见类型有农民肺、饲鸟者肺、空调肺等,按病情进展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
主要由霉菌孢子、动物蛋白、化学物质等过敏原刺激肺泡和细支气管,引发Ⅲ型或Ⅳ型超敏反应,导致肺组织炎症和肉芽肿形成。
急性期表现为接触过敏原后4-8小时出现发热、寒战、咳嗽和呼吸困难;慢性期可见进行性气短、体重下降和杵状指。
需结合职业暴露史、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高分辨率CT显示磨玻璃影,必要时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或肺活检确诊。
首要措施是脱离过敏原接触,急性发作期可使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重症患者可能需要氧疗或呼吸支持。
患者应定期监测肺功能,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从事高风险职业时需佩戴防护口罩,出现持续咳嗽应及时呼吸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