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首页 >  健康问答 >  内科  >  消化内科  >  其它

经常排血便,30岁患者差点没救,如何区分直肠癌和痔疮是关键
病情描述:
经常排血便,30岁患者差点没救,如何区分直肠癌和痔疮是关键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王雪梅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0-10-23 20:11
    上周,一名30岁男性患者来到我院诊治,他的病症表现很简单,腹部偶尔出现微痛感,并不严重。但是,近1个月的排便时,会出现大便出血、血便(血液附着在粪便上)的情况,肛门内深处在排便时会有疼痛感,但不是特别剧烈。由于患者有痔疮,以前也会偶尔会发生便血情况,所以此次就医想查查是不是内痔。
相关文章
不能手术的肝癌,到底该咋治
肝癌在中国的发病率非常高,被称为癌中之王。大约85%的患者发现肝癌时,已经没有根治的机会,也就是说没有手术、肝移植等根治的机会。这些患者都要面临下一步治疗,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介入治疗。那什么是介入治疗呢?
肠子一激动腹痛找上门
肠易激综合征,顾名思义就是肠子很容易“激动”的综合征。肠子一“激动”,腹痛、腹胀和排便习惯改变等毛病就会找上门。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持续或间歇发作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很多人不知道这种病的存在,导致去医院就诊时病情已经加重。肠易激综合征是怎么引起的,会有哪些症状表现?
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能否一次使用两针
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推荐“剂量应≥100IU”,而且从理论上讲用200IU剂量的乙肝免疫球蛋白所产生的保护效果更好一些。但是,我国政府对乙肝妈妈所生宝宝免费提供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都是100IU。
形形色色的内镜减重手术
目前已经发展出数十种术式,根据机制主要分成可3大类:限制摄入型、减少吸收型和联合型手术。限制摄入型作用机制为缩小胃腔容积,减少进食量;减少吸收型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减少十二指肠和上段空肠的吸收面积;联合型即联合进行缩小胃腔和转流的术式。
内镜诊治之前、之中和之后应该注意什么呢
在接受无痛内镜诊治之前,医生都会对患者讲解一些相关的注意事项,同时还会发给病人一份叫《知情同意书》的书面文件,检查前一定要阅读并真正理解文件的内容。具体的在检查前、中和后要做到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