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不出汗可能由环境温度过低、体液不足、药物影响、感染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节室温、补充水分、调整用药、抗感染治疗等方式缓解。
寒冷环境会抑制汗腺分泌,建议将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减少衣物覆盖以促进散热,无须使用退热药物。
脱水会导致汗液生成减少,每小时补充200-300毫升温水或口服补液盐,儿童可少量多次饮用稀释果汁。
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抗组胺药氯苯那敏可能抑制排汗,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或更换为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
可能与流感病毒、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有关,常伴寒战头痛,需进行血常规检查后使用奥司他韦、阿莫西林等抗感染药物。
发热期间建议保持清淡饮食,可适量食用小米粥、冬瓜汤等易消化食物,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24小时无汗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