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皮疹在感冒后出现多数可以自愈,通常与病毒感染、免疫反应、皮肤敏感、药物过敏等因素有关,轻微皮疹可通过皮肤护理、抗组胺药物、外用糖皮质激素、抗病毒治疗等方式缓解。
感冒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可能直接引发皮疹,表现为红色斑丘疹,伴随低热。治疗以休息为主,皮疹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
机体清除病毒时产生的免疫复合物可能刺激皮肤,出现瘙痒性风团。可局部冷敷缓解症状,必要时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
发热出汗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受损,诱发机械性荨麻疹。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可外用炉甘石洗剂保护皮肤。
感冒期间服用的解热镇痛药可能引起药疹,表现为对称性红斑。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严重时需就医使用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
建议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辛辣食物刺激,若皮疹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水疱、高热需及时就诊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