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酸脱氢酶偏高可能由肝脏损伤、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害、罕见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其他检查指标综合评估。
病毒性肝炎或脂肪肝导致肝细胞破坏时,谷氨酸脱氢酶释放入血。建议完善肝炎病毒筛查和肝脏超声,可遵医嘱使用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保肝药物。
长期饮酒会直接损伤肝细胞线粒体。戒酒是关键治疗措施,伴有肝纤维化时可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还原型谷胱甘肽片、硫普罗宁肠溶片等药物。
抗结核药或抗生素等药物代谢产物可能引发肝细胞毒性。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使用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等解毒剂。
尿素循环障碍等遗传代谢病可导致酶活性异常。需进行血氨检测和基因诊断,治疗需限制蛋白摄入并补充精氨酸等特殊氨基酸制剂。
发现指标异常应避免高脂饮食,限制动物内脏摄入,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联合腹部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