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的症状可通过补液治疗、抗生素治疗、饮食调整、肠道微生态调节等方式解决。细菌性痢疾通常由志贺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腹泻、发热、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
频繁腹泻可能导致脱水,需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儿童需家长监测尿量及精神状态。
志贺菌感染需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环丙沙星、阿奇霉素等抗生素,可能与细菌毒素释放、肠黏膜损伤有关,表现为脓血便、体温升高。
急性期选择米汤、软面条等低渣饮食,避免高纤维及乳制品,家长应为患儿少量多次喂食。
症状缓解后可使用双歧杆菌、酪酸梭菌等益生菌制剂,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患病期间须隔离餐具及排泄物,症状加重或儿童出现嗜睡、尿少等情况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