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疱疹病毒为何总是治不好
病情描述:
疱疹病毒为何总是治不好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陈腊梅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疱疹病毒反复发作可能与免疫力低下、不规范用药、病毒潜伏特性、合并其他感染等因素有关,治疗需结合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局部护理及生活方式干预。

    1、免疫力低下

    长期熬夜、压力过大或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病可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使潜伏的疱疹病毒反复激活。建议通过规律作息、均衡营养(如补充维生素C和锌)增强免疫力,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胸腺肽等免疫调节剂。

    2、不规范用药

    过早停用抗病毒药物或剂量不足可能导致病毒清除不彻底。阿昔洛韦、泛昔洛韦、伐昔洛韦等药物需足疗程使用,合并皮肤感染时可配合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继发感染。

    3、病毒潜伏特性

    疱疹病毒可长期潜伏于神经节,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复发。发病期表现为簇集性水疱伴疼痛,间歇期无症状。长期抑制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

    4、合并其他感染

    HIV感染、EB病毒感染等可能加重疱疹病情。若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需排查合并感染。治疗原发病同时联合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用于巨细胞病毒合并感染。

    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复发期间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性传播型疱疹需使用安全套。症状频繁复发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评估免疫状态。

相关文章
如何治疗埃博拉病毒
目前还没有一个可以有效治疗埃博拉病毒的确切方法,但是病毒感染后可以采取对抗性治疗,以及对症和支持性治疗,以改善患者的存活率,降低其死亡风险。 1.抗病毒治疗:首先是抗病毒治疗,可采用瑞德西韦、法匹拉韦等药物,或ZMapp、RNA聚合酶抑制剂等。 2.对症治疗:在病毒流行期,可合并疟疾的治疗;病情发展后期,患者可能会伴有细菌感染,则采用抗菌治疗;根据病情危重情况,还可采取抗休克治疗、抗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治疗和抗多脏器功能衰竭治疗。 3.支持性治疗:为患者实施补液治疗,包括口服或静脉输液,以保证其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度平衡,同时维持好生命体征的正常水平。
埃博拉会不会通过说话传播
埃博拉不会通过说话传播。目前研究发现的埃博拉病毒传播方式,主要是接触传播,包括与感染者进行皮肤接触或密切接触感染者的体液、唾液、分泌物、排泄物或污染物等,才可能被感染。 埃博拉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进行传播,不会通过空气、水和食物进行传播,当与感染者面对面说话时,除非对方口中喷出的唾液沫进入了你的口腔、鼻腔、眼睛或破损皮肤内,才能实现病毒的传播。
埃博拉患者如何治愈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可以治愈埃博拉的特效药或确定方法,但通过六抗治疗和保平衡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率,提升其治愈可能性。 1.六抗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抗疟治疗、抗菌治疗、抗休克治疗、抗DIC治疗和抗多脏器衰竭治疗,实际上就是在患者发病过程中实施对症治疗,预防和控制继发性感染以及并发症。在抗病毒方面,虽然没有特效药,但是可以通过一些特殊药物,阻断病毒在患者体内的快速繁殖,以此降低对内脏器官的损害。 2.保平衡治疗:主要采取补液治疗方式,保持患者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度平衡,维持其正常生命体征。
埃博拉和新型冠状病毒的区别有哪些
埃博拉和新型冠状病毒的区别,包括病原体不同、症状不同、致死率不同。 1.病原体不同:埃博拉属于丝状病毒科,是单股负链RNA病毒。新冠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 2.症状不同:埃博拉病毒可引起发热、头痛、关节肌肉疼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低血压等症状,后期病情严重可引发体内和体外出血。新型冠状病毒的症状,主要以发热、干咳、发力、呼吸急促、呼吸困难为主,且多数为轻症患者。 3.致死率不同: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在50%-90%。新型冠状病毒的致死率在2%-3%。
埃博拉病毒属于甲类传染病吗
埃博拉病毒不属于我国甲类传染病,但病毒传播性和危害性较高,可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防控。 我国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需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但埃博拉尚未划分为甲类传染病,埃博拉病毒爆发属于过急公共卫生事件,类似于国内甲类传染病管理病种。 埃博拉病毒为丝状病毒科,病毒稳定性较高,多寄生于非灵长类生物,其生物安全等级要高于艾滋病和SARS,可诱发出血热,病死率在50%-90%左右,目前并未在我国爆发,若处于疫区,需做避免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者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