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出现皮肤瘙痒可能与胆汁淤积、免疫反应、药物副作用、合并皮肤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保肝治疗、抗过敏药物、调整用药、皮肤护理等方式缓解。
乙肝病毒损害肝细胞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胆汁酸盐沉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表现为全身瘙痒伴黄疸,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腺苷蛋氨酸、苯巴比妥等药物改善胆汁淤积。
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发瘙痒。常见于手掌足底瘙痒,建议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炉甘石洗剂等抗过敏治疗,同时需监测肝功能变化。
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干扰素可能引起药疹或干燥性瘙痒。出现局部红斑脱屑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配合使用尿素软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等外用制剂。
乙肝患者免疫力低下易并发湿疹、荨麻疹等,表现为丘疹、风团伴剧烈瘙痒。需明确诊断后使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他克莫司软膏、口服依巴斯汀等针对性治疗。
日常应避免抓挠刺激,穿着纯棉衣物,洗澡水温不超过40摄氏度,合并严重黄疸或皮疹持续加重需及时肝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