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可通过抗病毒、缓解疼痛、预防感染、促进皮损愈合等方式治疗。带状疱疹通常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免疫力下降、神经节炎症、皮肤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早期使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可抑制病毒复制。抗病毒治疗需在皮疹出现72小时内开始,能缩短病程并降低后遗神经痛概率。
轻中度疼痛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严重神经痛需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疼痛持续超过1个月需考虑神经阻滞治疗。
保持皮损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局部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细菌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需警惕疱疹扩散风险。
皮损处可外用喷昔洛韦乳膏,水疱破溃后使用氧化锌软膏保护创面。合并眼部疱疹需眼科会诊,防止角膜损伤。
发病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高龄患者及免疫力低下症状明显者建议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