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肺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及淋巴回流障碍。
左心衰竭导致肺静脉回流受阻,肺毛细血管静水压超过25mmHg时,液体渗入肺泡间隙。需通过利尿剂减轻前负荷,常用呋塞米、托拉塞米等。
感染或吸入性损伤破坏肺泡上皮屏障,蛋白质渗出形成透明膜。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炎症反应,如甲泼尼龙、氢化可的松。
肝硬化等疾病造成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低于15mmHg时诱发水肿。需补充白蛋白联合限钠饮食。
肿瘤压迫或硅肺病导致淋巴管阻塞,间质液积聚。需解除原发病因,严重时需机械通气支持。
急性期应绝对卧床并高流量吸氧,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不超过1500ml,监测血氧饱和度及电解质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