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情况下服用避孕药期间意外妊娠可以继续妊娠,但需根据避孕药类型、用药时间及胎儿发育评估综合判断,主要影响因素有激素剂量、胚胎着床时间、药物代谢周期及产检结果。
短效避孕药主要含低剂量雌激素和孕激素,对早期胚胎影响较小;紧急避孕药含大剂量孕激素,可能干扰子宫内膜环境,需结合用药时间评估风险。
受精后2周内属全或无效应期,药物致畸风险较低;孕4-10周器官形成期则需加强监测,建议通过超声和血清学检查评估胎儿发育状况。
左炔诺孕酮等成分半衰期约24小时,通常72小时内完成代谢;炔雌醇需5-7天清除,意外妊娠后需计算药物残留期与受孕时间重叠程度。
孕11-13周NT超声联合血清筛查可初步判断染色体风险,孕中期大排畸超声能检测结构异常,必要时需进行羊水穿刺等侵入性诊断。
建议妊娠后立即停药并完善孕酮、HCG监测,孕期避免接触其他致畸因素,定期进行三级超声及无创DNA等进阶检查,由产科医生根据胎儿发育情况动态调整监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