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被蚊子叮咬后起水泡可通过冷敷消肿、局部用药、预防感染、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蚊虫叮咬引发水泡通常与过敏反应、搔抓刺激、继发感染、蚊虫毒液毒性等因素有关。
用冷毛巾敷于患处1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3-4次。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瘙痒疼痛感,避免宝宝搔抓导致水泡破裂。
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地奈德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炉甘石洗剂适用于未破损皮肤,糖皮质激素药膏可减轻过敏反应,抗生素药膏预防继发感染。
家长需给宝宝修剪指甲并佩戴手套,避免抓破水泡。已破溃的水泡可用碘伏消毒,覆盖无菌纱布。每日观察红肿是否扩散、渗液是否化脓等感染迹象。
若水泡直径超过1厘米、伴随发热或淋巴管炎红线,需及时就诊。医生可能开具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糖浆,严重感染者需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
保持室内清洁减少蚊虫滋生,宝宝外出穿浅色长袖衣裤,使用婴幼儿专用驱蚊贴。避免使用清凉油、风油精等刺激性产品,水泡未愈期间暂缓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