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超过5厘米的子宫肌瘤通常建议手术治疗,具体需结合肌瘤位置、症状严重程度等因素综合评估,主要影响因素有肌瘤生长速度、是否引起贫血、是否影响生育功能、是否压迫邻近器官。
肌瘤短期内快速增大可能提示恶变风险,需手术切除。可通过超声监测肌瘤变化,若半年内增长超过2厘米或绝经后仍增大,建议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
黏膜下肌瘤易导致月经量过多引发贫血,血红蛋白低于70g/L或需输血时需手术干预。可先尝试铁剂补充,无效时考虑宫腔镜下肌瘤电切术。
肌瘤压迫输卵管或宫腔变形导致不孕时,即使小于5厘米也需手术。备孕患者推荐腹腔镜肌瘤剔除术,术后避孕1-2年待子宫肌层愈合。
肌瘤压迫膀胱直肠引起尿频便秘,或直径超过10厘米产生占位效应时需手术。阔韧带肌瘤压迫输尿管可能导致肾积水,需尽早行肌瘤切除术。
术后建议定期复查超声,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雌激素过高食物,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