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腹泻可通过调整哺乳方式、母亲饮食管理、补充益生菌、必要时就医等方式改善。该症状通常由母乳中乳糖含量高、母亲饮食刺激、婴儿肠道菌群失衡、继发乳糖不耐受等原因引起。
缩短单次哺乳时间,避免婴儿摄入过多富含乳糖的前奶。每次哺乳可先排空部分前奶后再喂养,减少肠道渗透性腹泻。
母亲需避免摄入过多高糖、高脂或刺激性食物,如牛奶、海鲜、辛辣食物等。建议增加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摄入,保持饮食清淡。
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酪酸梭菌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帮助建立婴儿肠道菌群平衡。
若腹泻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脱水、发热等症状,家长需及时带婴儿就诊。医生可能建议暂停母乳并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过渡。
哺乳期母亲需保持充足饮水,婴儿排便后及时清洁臀部。观察体重增长曲线,若发育正常则无须过度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