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湿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脘腹胀满、大便溏泄、肢体困重。脾湿是中医常见证候,多与饮食不节、外感湿邪等因素相关,症状发展可分为早期湿困脾胃、中期湿浊中阻、后期湿盛阳衰三个阶段。
脾失健运导致胃纳不佳,舌苔白腻,可配合山药、薏苡仁等健脾食材调理,中药可选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丸、平胃散等化湿健脾。
湿阻气机引起腹部痞闷,叩诊呈浊音,建议艾灸中脘穴,药物可用木香顺气丸、枳实导滞丸、保和丸等理气除胀。
湿浊下注导致粪便稀溏粘厕,排便不畅,需忌食生冷,中药选用附子理中丸、四神丸、补脾益肠丸等温中止泻。
湿性重浊引发肌肉酸沉无力,晨起尤甚,宜用羌活胜湿汤、独活寄生汤、三仁汤等祛湿通络方剂,配合八段锦锻炼。
日常应避免久居潮湿环境,饮食少食肥甘厚味,症状持续或加重时需中医辨证施治,孕妇及儿童用药须遵医嘱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