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穿孔可能由外伤感染、气压损伤、炎症侵蚀、肿瘤破坏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挖耳不当或异物刺伤导致细菌入侵,表现为突发耳痛和听力下降。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环丙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治疗。
潜水或飞行时气压骤变冲击鼓膜,伴随耳鸣和眩晕。急性期需保持耳道干燥,严重者需行鼓膜修补术。
中耳炎长期未愈导致脓液腐蚀鼓膜,常见耳道流脓和持续性耳闷。需控制感染后用红霉素软膏、硼酸酒精滴耳液、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局部处理。
中耳癌或外耳道肿瘤压迫侵蚀鼓膜,可能出现血性分泌物和面瘫。需手术切除肿瘤后配合放射治疗。
避免用力擤鼻和耳道进水,急性期可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优质蛋白促进修复,发现听力异常应及时耳鼻喉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