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潜伏期通常为2-10年,实际发病时间与病毒载量、免疫状态、治疗干预等因素密切相关。
1、病毒载量
高病毒载量可能缩短潜伏期,定期检测病毒RNA水平有助于评估进展风险,早期抗病毒治疗可显著延缓发病。
2、免疫状态
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核心指标,当数值持续低于200个/μL时进入艾滋病期,规范治疗可使免疫重建。
3、治疗干预
未治疗者平均8-10年进入发病期,坚持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将病程延长至接近正常寿命。
4、合并感染
合并结核、肝炎等机会性感染会加速免疫耗竭,需要同步进行并发症的预防性治疗。
确诊后应立即启动规范治疗,保持良好营养状态与规律随访,避免吸烟酗酒等损害免疫力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