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母亲生育的孩子可能面临母婴传播风险,但通过规范干预可显著降低感染概率。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母亲病毒载量、分娩方式、母乳喂养及抗病毒药物使用。
未经干预的母婴传播概率较高,病毒可通过胎盘、产道或母乳传播。规范使用齐多夫定、奈韦拉平等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阻断传播链。
新生儿需在出生后48小时内完成HIV核酸检测,6周及18个月时进行抗体复查。早期诊断有助于及时启动拉替拉韦等儿童适用药物治疗。
建议完全避免母乳喂养,选择配方奶粉替代。母乳中的病毒可能通过消化道黏膜造成感染,这是产后防控的关键环节。
暴露儿童需定期评估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必要时使用复方新诺明预防机会性感染。规范的免疫接种计划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
艾滋病孕妇应在孕早期开始抗病毒治疗,选择剖宫产分娩并杜绝母乳喂养,可使母婴传播率降至2%以下。儿童感染后需终身规范治疗,未感染者仍需持续随访至18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