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和肛裂是两种不同的肛肠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及治疗方式。肛瘘通常由肛周脓肿破溃后形成异常通道,表现为反复流脓;肛裂则是肛管皮肤纵向裂伤,以排便剧痛和鲜血便为特征。
肛瘘多继发于肛腺感染形成的肛周脓肿,与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有关;肛裂主要由便秘或腹泻导致肛管皮肤机械性撕裂,少数与肛管狭窄相关。
肛瘘表现为肛周硬结、间歇性流脓,急性期伴红肿热痛;肛裂典型症状为排便时刀割样疼痛,便后持续数小时,粪便表面附着鲜红血迹。
肛瘘体检可见外瘘口及皮下条索状瘘管,指诊可能触及内口;肛裂肛门镜检查可见肛管后正中线纵行溃疡,部分患者伴哨兵痔。
肛瘘需手术切除瘘管,常用挂线疗法或瘘管切开术;肛裂以保守治疗为主,可使用硝酸甘油软膏,顽固性裂口需行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
日常需保持排便通畅,避免久坐久蹲,肛裂患者可温水坐浴缓解疼痛,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