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脚伤及韧带的表现主要有局部肿胀、疼痛加剧、关节不稳、活动受限。韧带损伤程度从轻度拉伤到完全断裂不等,需结合体征与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韧带撕裂会导致毛细血管破裂,伤后数分钟内出现明显肿胀,皮肤发红发热,按压有凹陷性水肿。建议立即冰敷并抬高患肢。
活动时疼痛显著加重,尤其在踝关节内翻或外翻动作时。可能与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等结构损伤有关,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镇痛药物。
患足承重时出现打软腿现象,提示韧带支撑功能丧失。前抽屉试验阳性可能提示距腓前韧带断裂,需通过MRI确认损伤程度。
踝关节屈伸及旋转范围明显缩小,常伴随皮下淤青。严重者需支具固定或手术修复,如Broström韧带重建术。
急性期应遵循RICE原则,恢复期逐步进行平衡训练与肌力锻炼,避免过早负重。若48小时内肿胀未缓解或出现畸形,须及时骨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