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愈,但需根据类型和严重程度决定。中耳炎主要有急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类型。
急性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耳痛、发热等症状。多数患者通过休息和充足水分摄入可自愈,症状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洛、布洛芬等药物。
分泌性中耳炎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或咽鼓管功能障碍有关,常见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自行恢复,必要时可采用鼻喷激素或咽鼓管吹张治疗。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通常需要医疗干预,表现为长期耳漏、听力减退等症状。治疗需清除病灶,可能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或进行鼓室成形术。
婴幼儿、免疫力低下者发生中耳炎时自愈概率较低,建议尽早就医评估,避免并发症如乳突炎、脑膜炎等。
中耳炎患者应保持耳部干燥,避免用力擤鼻,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高热、剧烈头痛等情况应及时就诊。